【襄阳政府网消息】“襄十随神”城市群是湖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四地科协将如何发挥组织优势和作用,推动“襄十随神”城市群协同发展?

11月18日,由襄阳市牵头发起,十堰、随州、神农架三地积极响应的“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普科创联盟(简称“联盟”)正式成立,探索构建“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技创新服务新生态。

围绕四大主题 开展科普联动

联盟是四地科协共同发起成立,主要由本区域内具有独立法律主体地位的科协组织、从事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的单位、科技创新研发机构、企业、高等院校、科技类社会组织等自愿结成的科普科创联合体。

联盟共吸收340家单位作为成员单位,其中科研机构和科技社团类63家、文化场馆和传媒及文旅类57家、科普基地类47家。此外,联盟还邀请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科科技培训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机构、科创组织作为特别支持单位加入。

依托强大的“朋友圈”,联盟将聚焦“科学防疫,健康生活”“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科技助力农业产业化”“科学防灾减灾”等四个主题开展科普活动。

按照计划,联盟每年将围绕1至2个主题开展区域科普联动,组织四地相关受众参加科普讲座和培训、科普主题竞赛、农业专家现场科技服务、科普产业产品展示展销、科普成果及经验交流分享等活动。其中,2022年联盟将开展“神农杯”“襄十随神”城市群网络科普知识竞赛,广泛发动公职人员和在校师生网上答题,并同步开展答题抽奖活动。

整合联通资源 打造精品线路

“襄十随神”四地科普资源丰富,其中科幻味儿十足的襄阳市科技馆新馆,有科学探秘、生命与健康、创新前沿、活力襄阳等七大常设展厅,是襄阳重要的科普资源汇集地;十堰生物多样性科普馆中,三种鸟类标本是湖北独一无二的动物标本;神农架国家公园先后在官门山、大九湖、老君山等地建立科普科教基地;随州市的随县食用菌特色产业科普基地、广水市专用型淀粉甘薯“双高”科普示范基地等获评省级特色产业科普基地。

随着汉十高铁、保神高速的开通,“襄十随神”四地之间的联系将更加紧密,为四地科协依托当地生态、科教、文旅等科普资源谋划并开通科普主题旅游线路提供了保障。

按照计划,为支持文化旅游市场主体打造并推介区域精品科普旅游线路,四地将各打造1至2条精品科普旅游线路,并逐步整合联通,推出科普一日游、两日游、亲子游、夏令营等特色旅游产品。

此外,联盟轮值科协每年负责组织一次原创科普作品(产品)展示、科普基地观摩、青少年科技主题竞赛、科技辅导员培训交流、邀请科学家举办科普主题讲座等活动。

共建科技智库 实现协同发展

城市群协同发展,制造业是主战场。推动“襄十随神”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推动以制造业为核心的产业协同发展。

按照计划,联盟将充分挖掘区域内外科创资源,广泛征集四地企业特别是联盟成员单位技术需求,每年组织1至2次产学研对接活动,鼓励联盟成员单位之间直接开展联合攻关、技术协作和经济联合,特别是围绕“汉孝随襄十”万亿汽车工业走廊加长加粗产业链,以科技引领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推动汽车工业转型升级;围绕农业产业化重点产业链,实现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学会服务站等科创服务站点广覆盖。2022年,联盟将围绕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组织一次院士专家“襄十随神”行暨产学研对接活动。

此外,四地科协将按照理、工、农、医、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等六大领域,共建共享“襄十随神”城市群科技智库,精准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和科普科创工作,力争到2024年,科技智库成员达到1000人左右。

联盟每三年还将汇集并编印一次本区域内的科技社团、科研院所、院士专家工作站、海智工作站、全国和省级学会服务站、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科创资源手册,为联盟成员单位寻求合作和科技服务提供便利途径。

点赞(0) 打赏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