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6日,记者从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获悉,该局今年推出10项举措,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能。
该局对标国家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和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文件要求,制定《襄阳市人社局持续深化一流营商环境建设实施方案》,公布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清单96项,持续深化人社领域营商环境革命,促进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
为全市23个生产经营类重大项目逐一配备人社专员,人社专员全部由人社系统熟悉就业、社保政策和操作流程的中层以上干部担任,为项目实行人社业务全程代理服务,做到“项目一签约,服务就跟进”“无事不扰,有事即办”,让项目企业不再为用工、参保等问题分心。
建成“襄十随神”城市群零工市场体系,强化市级总站统筹管理、县级分站衔接培训、乡镇(社区)驿站服务用工的三级联动机制,拓展“零工之家”信息网、综合数据分析平台和微信小程序功能应用,为四地企业、零工提供更加全面、精细、便捷的服务。
在全市开展重点企业(行业)人才中级职称自主评价工作,聚焦电子信息、自动化、计算机、电气、机械、化工、纺织、医药、生物制药等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的重点企业(行业),进一步发挥用人单位在人才评价中的自主权,更好激发人才活力、促进行业发展、提振企业信心。
实施“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百千万工程”,选树100名市级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全年至少为1000名企业劳动关系协调员开展一次业务培训,为全市10000家企业提供用工指导、资源配置、风险预防和争议调解等服务。构建市、县(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劳动争议预防化解网络,以工业园区、商贸区、企业数量较多的社区和员工规模较大的企业为重点,首批选取4个社区、6家企业作为试点设立“和谐蓝领调解站”,配备专兼职劳动关系协调员,做到“小纠纷不出企业,大纠纷不出社区”。
对企业进行“无申享”信用评价,并将评价结果按A/B/C三个等级划分。对于信用A级企业,次年可免于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和“双随机”抽查,优先享受人社优惠扶持政策,建筑企业还可减免50%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真正做到“无事不扰”。
实施人社服务“网办提质行动”,持续提高网办知晓率,确保辖区企业政务网动态注册率保持100%,积极引导企业群众网上办。定期收集、分析企业群众网办意见建议,持续改善网上办事体验。持续扩容“掌上办”事项数,将简易事项全部纳入“掌上办”,不断优化“掌上办”流程,让企业办人社不再跑路。
纵向深化政务服务“三权重构”改革,在四个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同步办理市级人社事项的基础上,将受理(出件)窗口向街道、社区延伸。同时,先在各县(市)服务大厅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中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再逐步将受理(出件)窗口延伸至乡镇、村,实现企业群众“就近办”。
通过争创政务服务事项流程优化率、湖北政务服务网网办率、高效办成一件事(一事联办)事项数、区域通办(襄十随神)事项数、政务服务满意率五项指标全省第一,全市通办事项数、一网通办考核两项指标全市第一,全面推动人社服务水平提档升级。
在做好当前13个“无申享”服务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实现所有涉企资金拨付、减免“无申享”,同时,把对企业的服务事项尽可能全地实行“无申享”。再探索1至2个项目,扩大“无申享”覆盖范围。依托市惠企政策平台,持续优化兑现流程,确保“无申享”事项审核流程安全、快捷,“依申请兑现”事项受理、审核、拨付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