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中国(襄阳)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9年8月5日
中国(襄阳)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活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强汉江流域城市间技能人才交流合作,襄阳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决定联合举办2019年“中国(襄阳)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大赛期间同时举办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产业研讨会、民间技艺和智能制造展示。现将活动方案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活动由襄阳市人民政府、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襄阳市总工会承办。大赛成立组委会,负责本次大赛的组织领导工作。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及日常工作。
二、活动内容
(一)职业技能竞赛
1.参赛对象
汉江流域境内地市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社会人员、各类职业院校教师、学生均可报名参加比赛。
2.竞赛工种
本次职业技能竞赛设4个项目(工种)。
生活服务类竞赛工种:导游(4-07-04-01)、美发师(4-10-03-02)。
机械加工类竞赛工种:汽车维修工(4-12-01-01)、铣工(6-18-01-03)。
以上工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确定。
3.竞赛方式
大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初赛由汉江流域各地市自行组织实施;决赛由第二届汉江流域技能大赛组委会参照国家技能大赛组织方式组织实施。汉江流域各地市按竞赛工种组织代表队参加决赛,代表队由1名领队和每个职业(工种)1-3名选手组成。
决赛由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20%,实际操作成绩占80%。由大赛组委会竞赛组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规定组织专家命题。
襄阳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制定各工种技术文件初稿,征求各参赛地人社部门意见后颁布实施。
4.裁判组成
按竞赛工种分别成立裁判小组,每个裁判小组由7名专家组成,组长由裁判小组酝酿产生。裁判应具备相应专业(工种)技师以上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职称条件。参赛城市可按竞赛工种各推荐1名裁判,由大赛组委会抽签确定裁判人选。若裁判人员不足,则由大赛组委会从湖北省技能人才专家库中抽取补充。
5.奖励办法
每个竞赛工种取前6名给予奖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若某个工种参赛人数超过40人,则三等奖增至5名)。
决赛获得第1名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荣誉证书,奖金30000元。其中,湖北省选手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称号;襄阳市选手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优先推荐参加“隆中工匠”评选,并按程序向市总工会申报“襄阳五一劳动奖章”(参赛城市可参照执行)。
决赛获得第2、3名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荣誉证书,奖金10000元。
决赛获得第4、5、6名的选手,由大赛组委会颁发“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荣誉证书,奖金5000元。
决赛获得三等奖以上的襄阳市选手,可直接晋升为技师,已经取得技师职业资格的可晋升为高级技师(参赛城市可参照执行)。
大赛设优秀组织奖,由组委会对积极组织参与大赛工作的单位授予“优秀组织奖”。
(二)“汉江工匠”民间技艺展及智能制造展示
1.活动目的:集中展示汉江流域城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成果,让广大群众近距离感受汉江流域民间技艺传统文化和汉江生态经济带智能制造技术。
2.活动内容:本次展会将邀请16个地市的民间技艺人才现场展示技艺,展示智能制造技术、3D打印、无人机操控等新技术。
(三)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产业研讨会
1.研讨内容:聚焦新时代人力资源产业发展与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开展研讨,邀请国内专家学者就技能人才与人力资源产业对接服务做政策讲解和经验交流;组织汉江流域各地市交流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经验。
2.参会人员:邀请汉江流域各地市人社部门领导,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鉴定中心主任及各地人力资源公司负责人等参加。
三、活动时间安排
2019年8月上旬,下发《大赛通知》及相关技术文件。
2019年8月中旬-9月底,汉江流域各地市组织初赛,选拔参加决赛的选手。
2019年10月10日-13日,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决赛期间,同时举办“汉江工匠”民间技艺展及智能制造展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与人力资源产业研讨会。
职业技能大赛决赛开幕式设在技能大赛现场,闭幕式设在襄阳广播电视台演播大厅。
四、其他事项
本次职业技能大赛决赛获奖选手的奖金,裁判员的交通、食宿、评审费用,以及决赛期间所有参加活动人员的食宿由襄阳市承担;各地参赛选手交通费由参赛单位承担。本次大赛不收取任何费用。本次大赛经费由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拨付120万元竞赛专用经费,其余资金从市财政再就业补助资金中据实结算。
五、有关要求
1.各参赛地市根据竞赛活动方案,积极组织本地区的初赛,及时选拔、推荐、培训参加决赛的选手。
2.强化竞赛活动的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组织形式新颖、内容充实的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劳动者立足本职,钻研技术技能,调动和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扩大大赛影响力,努力营造崇尚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联系方式
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地址:襄阳市襄城区复聪路2号,中国(襄阳)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办公室(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汪长金 0710-3628895 13507286898
张青 0710-3629685 13476377816
技能大赛QQ群号:464066173
电子邮箱:956027063qq.com
附件:中国(襄阳)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及相关机构成员名单
附件
中国(襄阳)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及相关机构成员名单
一、组委会
主任:
刘艳红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书记、厅长
郄英才 襄阳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副主任:
曾向阳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刘恒友 襄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委员:
王进军 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职建处处长
徐淳 湖北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
朱守疆 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
冯晓濮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李晓佳 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黄勇 襄阳市总工会副主席
王益民 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陈国梁 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江汉流域各参赛地市人社局负责人
二、组委会办公室
主任:
王进军 湖北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
朱守疆 襄阳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社局局长
冯晓濮 襄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副主任:
陈国梁 襄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马永军 襄阳技师学院院长
成员:
秦洪明 襄阳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
李宏良 襄阳市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监管科科长
胡杨 襄阳市总工会经济技术部部长
朱成龙 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企业科科长
赵兰 襄阳技师学院副院长
吴孟虎 襄阳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
三、赛事工作机构
1.综合协调组
组长:王进军、朱守疆
副组长:陈国梁、马永军
成员:秦洪明、吴孟虎、冯德学、赵兰,各参赛地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及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
2.监督仲裁组
组长:王进军
副组长:秦洪明、李宏良
成员:各参赛地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科科长
3.裁判及技术保障组
组长:徐淳
副组长:曾九洲、吴孟虎、冯德学
成员:各参赛地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任
4.后勤保障组
组长:魏玮
副组长:韦焕进
成员:市人社局下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负责人
四、职责分工
1.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赛事安排和接待工作;负责联络省内专家制定竞赛技术文件;负责我市参赛选手选拔组队集训;负责做好大赛经费预算;襄阳技师学院负责举办开幕式,并做好决赛期间在校赛事的组织实施工作。
2.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协助组织导游竞赛、“汉江工匠”民间技艺展及参展人员联络工作。
3.市总工会:负责组织工会会员和企业员工观摩学习,并为获得大赛一等奖的襄阳市选手申报“襄阳五一劳动奖章”。
4.市委宣传部:负责做好宣传工作。
5.市公安局:负责做好大赛期间的交通、治安工作。
6.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做好大赛期间的消防安全工作。
7.市经信局:负责协助组织开展“智能制造展示”,组织相关企业参展,确定参展类别、形式、内容。
8.市教育局:负责组织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共500名相关专业学生到比赛现场参观学习。
9.共青团襄阳市委:负责做好活动期间志愿者培训服务工作。
10.市卫健委:负责做好大赛期间医疗应急救护工作;根据竞赛工种特点,在比赛现场安排医务人员做好医疗救护工作;落实医疗备勤,畅通绿色通道,及时为参赛选手看病就医提供便捷服务。
11.市市场监管局:保障大赛期间选手、裁判及来宾入住酒店的食品安全。
12.襄阳广播电视台: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媒体、融媒体优势,进行广泛宣传,扩大活动影响力,并向省级、国家级媒体上报。
13.襄阳日报社:在襄阳日报、襄阳晚报和襄阳网络媒体及省级、国家级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扩大第二届汉江流域职业技能大赛在全国、全省的影响力。
14.市供电公司:负责大赛期间场馆、智能制造及民间技艺展示场地、研讨会场等用电保障。
15.襄阳中环水务有限公司:负责大赛期间场馆及选手入住宾馆的用水保障。
16.武汉华中数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展示设备及技术支持